易的是相爱,难的是相处| 了解亲密关系中双方的需求
前两天听到一个事业很成功的朋友和我抱怨“我天天上班,没日没夜加班就是为了给女朋友好的生活,我的信用卡她随便用,家里有数不尽她买的东西,她却还天天抱怨我不爱她,不陪她,天天和我吵架,若我不努力工作她哪能买那么多东西,她还想怎样,这样下去我会崩溃,我现在都不想回家,觉得快支撑不下去了。”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不少发生,他对她的爱不假,赚钱买东西是他对她爱的表示也没错,但他忽略最重要的一点是女友对爱的理解并不是“礼物”这么简单。
很多在亲密关系中所产生的矛盾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双方对“爱”的理解不一致,久而久之积怨而来的情绪可能会引发一些其实“双方都不想,但是不得不”的结果,比如分手或者离婚。
若这是困扰你很久的问题,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让你学会在亲密关系中如何与TA相处,知道自己和TA的主要的「爱的语言」。
如何理解爱
爱是一种本能的需求
在人所有需求中,爱是最基本的一个,这是一种人本能的归属于他人和被需要的感觉。Dr. Gary Chapman 曾在《Five languages of love》中用情绪槽(emotional tank)来比喻人对爱的需求。当情绪槽被爱装满时,人会获得安全感,可以正常发展并且去探知未知的世界。而当情绪槽空的时候,人会焦虑,恐惧,导致很多行为和精神问题。
而且很多时候导致这些问题的本源驱动也是来源于对爱的渴望。很多时候,我们最基本的情感需求并不是坠入爱河,而是真切的被别人所爱着。当我们的伴侣接受,需要,并真切的关心着我们时,我们才能感受到安全,但人对爱的需求往往个人而多样。
爱的多样性
爱是从古至今研究不透的一个命题,归根结题是因为爱这个词的的个人性和多样性。
父母把无条件满足小孩的各种需求称为爱,可在他人的眼里这却是宠溺。酒鬼的妻子饮尽丈夫剩下的最后一点伏特加并称其为爱,可是在心理治疗师眼中这却是从属性依赖。——Dr. Gary Chapman, Five Languages of Love
爱是一个让人很疑惑的词,正因为每个人看待它的角度不一样。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忽视的则是爱独特的“个人性”。在这里,我并不是要解答所有关于爱的哲学层面疑惑,而是要着重探讨究竟哪一种爱能够充分满足你或TA的情绪自我,对于你或TA来说最重要。
爱的五种语言
Dr. Gary Chapman 是一名美国的婚姻心理咨询师,经过几十年的婚姻咨询经验,发现 “使一个人感觉到被爱的事物,并不一定能让另一个人感觉到被爱。”这让他思考,那些觉得自己不被爱的人,究竟想要什么。他发现这些人的回答可以分为五类,他称之为爱的五种语言:
1. 肯定的言词 (Words of Affirmation)
心理学理论中社会学心理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所提出的“自我实现预言” (Self-fulfilling prophecy)准确的解释了人为何需要肯定的言辞。“自我实现预言”理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怀有某种期望值,这种期望值将会(不自觉地)引导着这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行为,这一系列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另外一个人也朝着这个原先的期待值前进,最后这个预言得以实现。
很多时候对另一半的赞美或者肯定的言辞可以帮助“自我实现预言”的实现。举例来说,若你对另一半有好的期待(如:贤惠,美丽)和围绕着这些期待所引导的行为(列如:称赞-“亲爱的,你把家里收拾的很干净”(贤惠); “你今天的妆容很漂亮”(美丽),慢慢你可能会发现他/她可能就是你的理想爱人。因为他/她也在朝你认为的期待值前进。
2. 精心而有质量的相处时刻(Quality Time)
人对“精心而有质量的相处时刻”源于儿童期特别是婴儿期对母亲“无条件”满足自我需求的期待,一个足够好的妈妈能够准确判断孩子所有的需求,并且尽可能的满足TA。亲密关系被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和婴儿期的母婴关系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两段关系中婴儿和成人对照顾者或者另一半的期待都是“无条件的爱”和“安全感”(无论是心理上能够同理还是身理上在有需求的时候TA能马上出现。)
所谓“精心而有质量的相处时刻”就是两人同心一起做些事情,并且给予对方全部的注意力。这样做的意义在于给对方创造一种“实际安全感。”一起做的事情可以包括谈话,听音乐,旅游,散步等等,这里要求的并不是做这些事情本身,而是在做的过程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对方身上,可不幸的是在如今这样一个注意力被严重分散的年代,做起来其实是不太容易的。
3. 接受礼物(Receiving Gifts)
人常说“礼物是爱的视觉象征”,是一种爱的表示,因为爱人的礼物能够给对方带来一种心理“安全感”。这个时候礼物不仅仅是一种物质,而是来自于TA“爱”的一个部分。这里所说的礼物不在于是否值钱,而在于这个礼物能不能在你无法陪伴于TA身边的时候给TA带来“爱”和“思念”的甜蜜感觉。
礼物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爱语,但是这里需要注意 的是这种礼物是爱语的概念很可能会被滥用。比如很现实的就是倾家荡产的追求,满足TA夸张的物质需求;或者某些有钱人明明不爱却挥霍金钱给对方买礼物来获得性或陪伴等自私的需求。所以需要强调的是,了解TA“爱的语言”,首先必须是有双方“爱”的基础存在。
4. 服务的行动(Acts of Service)
服务的行动也是一种爱的语言,因为服务的行动是一种用行为向伴侣表示爱的方式。或许每日清晨的早餐,天天倒垃圾,帮TA洗衣服,购买生活用品等可以让视“服务的行动”为主要爱语的伴侣更加爱你。 很多时候你可能不愿意在家里做家务,因为TA觉得你总做的不好。TA的批评性评论可能是你最好的线索去发现TA爱的语言。下一次TA批评你,或许可以看看批评的后面,发现TA爱的语言,尝试和TA好好的沟通,更有效的爱TA。
当然,这种爱的表达要和“当伴侣的奴隶”相区分。无休止的满足TA的需求会让你失去自由,降低自尊,所以要学会区分究竟服务的行动是TA的主要爱的语言,还是TA仅仅只是在操纵你。(之后在公众号中我们会继续给大家分析“操纵”行为,欢迎关注“什么值得想”)
5. 身体的接触 (Physical Touch)
身体接触也可以是爱表达的方式, 比如性,牵手、亲吻、拥抱及抚摸。以此为主要爱语的人,缺少了肢体接触,就会感觉不到爱。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身体的接触”这种爱语因人而异,生活在用肢体语言等表达爱的文化中的人可能会条件反射的认为“拥抱”,“亲吻”是表达爱的方式,但若你的TA来自一个对肢体语言比较介意的文化,你的示爱行为可能会让TA很不舒服。
如何了解双方的主要爱语
以下前三点均来自Dr. Chapman
- 提高自我意识
提高自我意识对于亲密关系良性发展很重要。从自己身上发现你常常用如何的方式向TA表示爱。若你常常帮别人做事情,那“服务的行动”可能是你对他人爱的表达方式。若你常常夸赞别人,那“肯定的语言”可能是你的主要爱的语言。
- 多注意哪些批评的语言
来自于TA对你的批评或者你对她的抱怨可以帮助你分别去发TA需要的是什么 或者自己要的是什么。举例来说,若TA总对你说“你已经很久没有拥抱我了”那很可能TA的爱语是“身体的接触。”若你总对TA抱怨“你从来都不肯花时间陪我。”那很可能你的主要爱语是“精心而有质量的相处时刻。”
- 重视那些你或者TA常常提出的要求
你向TA或者TA向你常常提出的要求往往会很准确的表述“爱的语言。”若你总要求TA做家务那很可能你的爱语是“服务的行动。”若TA总向你要求礼物,那很可能TA的主要爱语是礼物。
- 控制情绪,理性的聆听
当人感觉委屈或者受到指责时,心里的自我防御机制往往会扣动情绪的扳机,在那样的情况下大脑内部的理性思考能力往往会降低,和TA恶语相向可能导致的是关系中的创伤甚至一些大家都不期望发生的结果。
作者虽然不信教,但是却很很认同圣经《新约·哥林多前书》第1 3章中对爱的经典阐释。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可当我们被情绪左右头脑,和对方争吵时,这些真正向TA表示爱的行为我们究竟做了多少?
Love is patient, love is kind. It does not envy, it does not boast, it is not proud. It does not dishonor others, it is not self-seeking, it is not easily angered, it keeps no record of wrongs. Love does not delight in evil but rejoices with the truth. It always protects, always trusts, always hopes, always perseveres.——Corinthians 13:4-8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NIV)
在文末,我想极力推荐一下这篇文章唯一的参考文献——来自于Dr. Gary Chapman 的《Five Language of Love》,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因为它不仅让我认识了我自己在亲密关系的需求,也让我能够更好的帮助实践中的客户和很多被感情困扰的朋友。在社会节奏过快,快餐式生活,离婚率高涨的今天,这本书是无价的,因为它像行为手册一样指导你更好地认识自己,爱别人。
Reference:Chapman, G. (2005). The five love languages: How to express heartfelt commitment to your mate. United States: Thorndike Press.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