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尖叫的方式来释放压力?
👀最近在小红书上看到尖叫疗愈这个标签很火。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大声尖叫来释放内心的压力,认为这样可以快速宣泄情绪,发泄痛苦。
🤔这种方式简单直接,但我不认为它是一种健康的情绪调节方法。在我看来,它作为一种情绪发泄方式,本质上是一种情绪的“爆发”,而不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控技巧。它也并没有教会我们如何真正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当然,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尖叫在短期内确实能够带来情绪的释放。这个行为本身可以使我们的大脑释放内啡肽,就像我们运动后获得的快感一样。 这些内啡肽与脑垂体产生的肽类物质一起,可以通过触发大脑受体来减轻疼痛和增强力量,从而让我们感到获得了力量。
🙄然而,尖叫也可能会引发身体的“战斗或逃跑”反应。长期来看,这会强化我们对压力情境的负面反应,使得我们在面对压力时更容易变得紧张和焦虑。长期依赖尖叫来释放压力,可能会让我们在遇到压力时变得更加易怒和不安。生理层面上,尖叫会导致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生理反应,长期来看,这种高强度的生理应激反应可能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相比有争议的尖叫疗愈,我会推荐一些更科学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有效管理压力,比如深呼吸和冥想这些练习能够激活我们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帮助我们的身体恢复平静,减少应激反应。每天花几分钟时间进行深呼吸或冥想,可以显著减轻我们整体压力。再比如做一些正念练习。通过正念练习,我们可以学会接受和观察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所控制。
🫤此外,虽然尖叫在短时间内可能带来一些情绪上的缓解,但它并没有解决情绪产生的根本原因。相反,这种方法可能会让负面情绪在短暂的缓解后再次涌现,并且可能变得更加强烈。而如果我们暂时找不到原因,那还不如有意识地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参与一些让自己愉快的活动以建立积极的情绪体验,比如听音乐、看电影、和朋友聊天。
🤓反向情绪行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即通过采取与当前情绪相反的行为,来缓解和调节情绪。比如说,当你感到非常愤怒时,通常的反应可能是大喊大叫或者摔东西,但反向情绪行为则建议采取一些平和、冷静的行为,比如深呼吸、慢慢说话或者离开现场。可以尝试实践这些反向行为,观察它们对你情绪的影响。如果一种行为不起作用,尝试调整或者选择其他反向行为。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