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心理健康领域的性别特权


最近一个在国内的在读学生问我是不是在美国执业的男性心理咨询师很少。很可惜,的确是这样。


我在回答后得到的回应是:“啊,那你真的是香饽饽哇”


我说:“是有性别特权在里面的。”


他回复道:“真棒!”


在当下这个评论其实让我觉得有些奇怪。

我自己觉得这一点也不棒。


反思了一下:为什么这样我会觉得奇怪?


🦄 心理健康行业,尤其是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中,女性通常占据多数。男性心理咨询师是被认为比较“稀有”的。我也被一些潜在的来访者说我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存在就像是找到了独角兽一样。


🧿 我的受训背景等因素会让我对这类议题会相对比较敏感,因为这涉及到了“特权”和“优势”。先简单区分一下两者:

👉 特权是指由于社会结构中的不平等和偏见,某些人群因其身份(如种族、性别、经济地位等)而自动获得的未经挑战的、通常是不可见的利益。这种利益不是因个人努力或成就而获得,而是因为社会系统的偏向。它与系统性偏见和不平等相联系,它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个人行为。

👉 优势则通常是指个人在某个特定情境下相对于他人所拥有的利益或优越性。这种优势更多地是基于个人的努力、才能、决策或其他个人特质。当然,优势也可以是由外部因素赋予的,如家庭背景、教育机会等,但它更多地与个人的行为、选择和能力相关。


♂️♀️性别身份,对我而言,是一种特权,而不是我的优势。我不会认为这是一种夸奖或是好事。


🔥 理解特权和优势的区别对于我们去分析和应对社会不平等是至关重要的。认识到个人的特权是理解和解决系统性问题的第一步。然后,我们可以用优势的视角在个体层面上评估和发展个人的潜力和资源。


⚖️ 回到在心理健康行业中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这背后反映的是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因素和性别角色的期望。


😕 而这样的现象其实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说:

👉 男性来访者在寻求心理健康支持时会感到更加隔阂。因为难以找到与之性别相同的咨询师,他们可能感到难以建立共鸣或理解。某些男性问题也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男性咨询师而得不到充分的关注和理解。

👉 它可能加深对心理咨询职业的性别刻板印象。男性可能因为社会对“男子汉”角色的期望而避免进入被视为“女性化”的职业。而行业内的性别单一化则会限制不同视角和方法的融入,影响心理咨询的多样性和创新。


👀 讽刺的是,即使女性在这个行业中数量上多于男性,但在很多机构高级职位和领导角色中,男性可能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反映了更广泛的职业层面上的性别不平等。


🤔 作为男性心理咨询师,我们可以做什么?

❤️ 在个人层面,我们需要努力提高对性别多样性的认识,鼓励更多男性加入这个行业,同时也支持所有性别的咨询师发展必要的技能。

💚 在行业层面,我们可以探索并采取措施去鼓励性别多样性,如提供奖学金或职业发展项目。如果你在特定机构扮演领导者的角色,请尝试在职业规划和晋升中实施性别平等的政策。

💙 我们还可以通过公共教育和媒体宣传改变对心理咨询职业的性别刻板印象。对于任何通过性别政治或者加强性别对立的内容,我们需要带着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并为此不断发声。


篇幅所限,在这里只是分享一些我的看法。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书籍推荐:《多巴胺国度:在纵欲年代找到身心平衡》

🔖书籍推荐:《改变的意愿:男性、男性气质与爱》

如何通过情绪管理来摆脱拖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