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的迷思
如果你不能理性批判《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和它所依据的假设,你可能没有资格使用它。
随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扫盲/科普,大众正在学习DSM的分类,好像它们的意义不只是症状的任意组合。
目前我们对精神疾病的诊断系统是以症状追踪为基础的。具体的诊断是一组特定的症状表现出来的。而临床工作者则用这组症状来为你匹配相应的诊断。举个例子,要满足抑郁症的诊断,你需要9个症状中的5个。这意味着两个患有抑郁症的人可能只共享一个症状。
对于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来说,当来访者之间只共享一个症状会使得制定一个标准化的治疗方案或研究抑郁症非常具有挑战性。正因为我们的诊断工具是基于症状追踪的,我们在设计组织治疗方案也是围绕着缓解症状这件事情。这可以为来访者提供改变生活的支持,但症状缓解往往不会导致完全的康复。作为专业人员,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来进行诊断,以便我们能够更有效地治疗这些疾病。
如果社交媒体上的内容继续表现得好像这些肤浅的分类就是是事实或真理,这并没有帮助我们在发展更深层次的诊断模式方面取得进展。
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症状。它更多的是内在资源和能力的积极存在,使人们能够以更大的自由感和可能性来生活。
评论
发表评论